close

  央廣網天津6月21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賴鴻傑)今天上午,來自北大、清華、南開、人大、復旦、浙大、南大、武大、中山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齊聚南開參加“傳統文化與大學教育”高層論壇,探索傳統文化在當代大學教育中傳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
  “大學里講文化的目的不是為了開門課,更不是為了寫篇文章,甚至不是為了辦一個學科。”出席論壇開幕式的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認為,文化教育根本目是要從立德樹人,培育核心價值觀的角度,來培養中華民族的一代新人。
  “所有學科的老師都要提高中華文化的修養,提高傳承中華文化的自覺性。”龔克覺得這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中華傳統文化在大學里的滲透性,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楊光明教授是唯一一位作大會發言的理科教師。他向大家介紹化學與文化的聯繫:《天工開物》裡面的化學記錄,於謙《石灰吟》、杜甫《客從》等古詩中描寫的關於碳酸鈣的化學反應,“百煉成鋼、信口雌黃、爭風吃醋、爐火純青”等蘊含著對物質化學性質、化學現象表述的成語……楊光明認為,在專業教學中,巧妙利用這些傳統文化表現,不僅利於傳統文化基因的繼承和發揚,也能起到激發專業學習興趣的作用,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前來參會的教育部原副部長、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周遠清對這種學科文化培養模式表示認可。他表示,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結合非常重要,而高等教育更多的是文化屬性。“中國的高等教育要跟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相適應。”
  龔克也認為,傳統文化對中國的教育來講,這將是一個很深刻很深遠的話題。用他的話來說,“這不是一個趕時髦的會。”
  龔克告訴大家,南開在起草倡議的時候,“把中華文化在全體大學教師里的再學習和文化修養放在第一位” 。他坦言作為教育管理者,很害怕“一重視就加一門必修課,這從學生的角度想未必效果好。”
  “學生作為文化教育的主體,要有認知,有認同,才能有全面人格的培養。”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弛說,“因此, 對傳統文化的 反省、選擇、萃取,以及在當今多元文化的資源背景之下,如何關照這個傳統,就顯得尤為重要 。”
  “5000年的發展,大浪淘沙,時代不斷前進,世界上先進的東西不斷地融合。但是,有一些糟粕也在進來。”龔克希望與會者能好好討論到底什麼是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教育無閑月,六月人倍忙。”天津市文聯主席、南開大學教授論壇主持人陳洪為大家的熱情所感動。他建議這個論壇能夠一年年辦下去,讓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交流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受和認同情況、各校實現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作用方面的經驗特色以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教育之中的途徑方法。
   “南開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陳洪說。  (原標題:南開大學校長龔克:所有學科老師都要提高中華文化修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bpafz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